寶寶學(xué)堂
聯(lián)系我們
聯(lián)系人:周經(jīng)理
地址:常州市天寧區(qū)迎春步行街5-18號巧妙月嫂
手機:13961293129
QQ:1941554249
QQ群:241323526(常州孕媽媽交流討論群)
當(dāng)前位置:首頁 > 新聞中心文章詳情
喂孩子吃中藥有訣竅
時間:2014-9-1
中藥好喂服
“我家寶寶從小到大不管感冒發(fā)燒還是咳嗽,都是吃中藥,從不讓他吃西藥。現(xiàn)在4歲了,每次生病喝中藥,自己端著碗就咕嘟咕嘟喝下去了,一點都不難喂!睆V西區(qū)婦幼保健院中醫(yī)門診外的長椅上,幾位媽媽聊了起來。這位媽媽的幾句話,聽得其他的媽媽們好不羨慕,一位媽媽趕緊向她討教“喂藥經(jīng)”:“那小時候呢?不懂事的時候怎么喂?”此問題一出,其他的媽媽也圍將上來,迫不及待地一探究竟?磥,給寶寶喂中藥,是不少家長的大難題。
廣西區(qū)婦幼保健院中醫(yī)科副主任黃鐘燕說,中藥不僅副作用小,而且在治療某些小兒調(diào)理性疾病,如小兒反復(fù)呼吸道感染、厭食、哮喘、腹瀉、遺尿等都有很好的療效。但小兒對中藥的苦味會產(chǎn)生抗拒,很多家長又沒有掌握給小兒服中藥的方法,最后常常因為未能足量服藥而作罷,轉(zhuǎn)而投奔西醫(yī)。那么,給小兒喂服中藥有哪些好方法呢?
在玩耍中不定時喂服
良仔每次看到黑乎乎的液體就哇哇大哭,在他的認識里,黑乎乎的東西都是苦的,而且似乎怎么喝都喝不完。有幾次在媽媽的哄騙下嘗了幾口,可看著那一大碗又苦又臭的“黑水”,真是讓良仔望而卻步。
“很多家長都和良仔媽一樣存在喂服的誤區(qū)——像大人那樣一次一碗,一天三次,這種方式孩子是很難接受的!秉S鐘燕說,給1~3歲的嬰幼兒喂藥,每日藥量在100~150毫升就夠了,可以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喂服。怎么“少量多餐”呢?黃鐘燕說;“對于小一些的孩子,可以把中藥放到奶瓶里吸。喂的時候,每次讓孩子喝2~3口,然后放他去玩一下,再給他喝2~3口。這樣不定餐數(shù)地讓孩子在玩耍中吃藥,可以轉(zhuǎn)移孩子的注意力,讓孩子在玩耍中忘記藥的苦味。”但值得注意的是,這樣喂服需要注意保持藥液的溫度,一般溫度在20℃~30℃之間為佳。若溫度過低,會傷害小兒脾胃,引起腹痛;溫度過高,又易防燙傷小兒的食道。
用誘導(dǎo)、獎勵的形式喂服
琳琳媽每次給琳琳喂中藥,總要在藥液中摻些果汁來中和藥的苦味。這摻了果汁的中藥,琳琳倒是能喝下去一些,可最近琳琳媽聽人說在中藥中摻果汁會降低藥效,這下琳琳媽犯難了,沒摻果汁的中藥琳琳一口也不喝,這可怎么辦?
摻果汁或牛奶都是不正確的做法,因為中藥的成分復(fù)雜,如果混入酸性物質(zhì)、蛋白質(zhì)、脂肪等,易產(chǎn)生不良反應(yīng)或影響藥物的吸收。黃鐘燕說,“有些家長在中藥中加入冰糖,是可以的,但這樣喂服效果也并非很好。因為將冰糖溶入藥中,孩子是看不見的,而且其實放再多的糖,藥也還是有苦味。”一個值得推薦的做法是,把冰糖弄碎成綠豆般的小塊放在一邊孩子能看到的地方,喂孩子幾口中藥,然后獎勵一小顆,孩子看著碗里的冰糖,就會心甘情愿地喝藥了。
另外,孩子每喝幾口中藥,可以給孩子喝些溫水,沖下藥液的苦味。
切不可捏著鼻子灌
如果孩子不能自行服藥,正確的喂藥方法是:將小兒斜抱,用一手捏著小兒的兩腮,使其口張開,然后把藥匙放入口中,稍壓舌頭和下牙床,再慢慢倒入藥液,待藥液全部咽下后才放開捏著腮部的手,取出藥匙,以此方法間歇喂服,直至喂完藥汁!扒屑赡笾旱谋亲訌娦泄喾!秉S鐘燕說,捏著小兒的鼻子強行灌,易將藥液吸入氣管和肺內(nèi),引起吸入性肺炎,甚至窒息。另外,為了防止小兒嘔吐,喂藥前不宜吃得太飽。
對于3歲以上的孩子,再灌藥就不合適了,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(jīng)具備自己服藥的能力。吃中藥時,可以對孩子進行說理,或者給孩子講一些生病吃藥的小故事,不能以打針來嚇唬孩子,更不可用粗暴的方式打罵孩子,否則孩子會產(chǎn)生對抗情緒,更增加以后吃藥的困難。
切忌用中藥湯劑喂服西藥
相琴的奶奶給小相琴喂中藥時,總是為了省事,讓她用中藥就著西藥一起吞。相琴的媽媽知道后批評了奶奶一番,她記得醫(yī)生說過,如果中藥和西藥一起吃,在時間上一定要錯開。
黃鐘燕說,不論中藥還是西藥,都非百利而無一害,也各有優(yōu)缺點,臨床上有很多疾病需要中西醫(yī)結(jié)合用藥。中藥和西藥一起服用時,時間必須間隔一小時以上,以免藥性互相干擾。
另外,黃鐘燕表示,有一些家長常常聽街坊鄰居說某藥材對某癥狀有效,或從某處得到來路不明的藥方,就到藥店抓藥給寶寶吃,這樣服用中藥的方式實在不妥當(dāng)。雖然中藥藥性溫和,但仍需依照體質(zhì)和病情下藥,家長如果隨便給寶寶服用中藥,小則浪費錢,大則會傷害寶寶的身體健康。
方法用對了,給嬰幼兒服中藥就成了一件容易的事。